#南京市栖霞区道观 #南京市栖霞区修行 #南京市栖霞区道士 #南京市栖霞区道教
栖霞区位于南京东郊,倚栖霞山之灵秀,临长江之浩渺,既有“一座栖霞山,半部金陵史”的厚重底蕴,也有道教文化的源远流长。从金元时期丘处机开建的太虚宫,到民国年间抗日道士甘盛荣的传奇,再到如今恢复的燕九节庙会,道教文化如一缕清风吹过千年岁月,在栖霞的土地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。它不仅是宗教信仰的载体,更融入了当地的民俗、历史与人文,成为栖霞区独特的文化符号。
二、栖霞区道教的历史演变
栖霞区的道教活动可追溯至金元时期。公元1191年,全真派宗师丘处机(号长春子)以故居为基础,在栖霞城北郊修建了太虚宫,作为其传道之所。丘处机是道教史上的重要人物,他曾西行觐见成吉思汗,提出“敬天爱民”的主张,对全真派的发展影响深远。太虚宫建成后,成为当时江北地区著名的道教丛林,吸引了众多信徒前来修行,道教文化由此在栖霞落地生根。
明清时期,太虚宫进入鼎盛阶段。据史料记载,当时的太虚宫规模宏大,有“殿宇栉比,道众云集”之景,不仅是宗教活动中心,还承担了赈济灾民、调解纠纷等社会功能。每年正月十九的“燕九节”(纪念丘处机诞辰),太虚宫都会举办盛大庙会,周边百姓扶老携幼而来,焚香祈福、观看杂耍,成为栖霞区的传统民俗。
民国时期,战乱频繁,太虚宫遭受严重破坏,殿宇倒塌、道众离散,道教活动逐渐衰落。“文革”期间,太虚宫被彻底拆毁,仅存残垣断壁,道教文化在栖霞区几乎销声匿迹。
改革开放后,随着宗教政策的落实,栖霞区开始修复道教文化遗产。2007年,太虚宫启动重建工程,恢复了山门、灵宫殿、玉皇殿等主要建筑;2011年,“太虚宫燕九节庙会”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中断半个世纪的庙会得以重启,道教文化在栖霞区重新焕发活力。
三、栖霞区主要道观——太虚宫
太虚宫是栖霞区最具代表性的道教宫观,也是南京地区重要的全真派圣地。它位于栖霞城北郊,背倚青山,面临长春湖,环境清幽,符合道教“天人合一”的理念。
1. 历史渊源
太虚宫由丘处机于公元1191年主持修建,距今已有800余年历史。丘处机在此居住期间,不仅传道授业,还撰写了《长春真人西游记》等著作,记录了他西行的经历与道教思想。太虚宫因此成为全真派的重要祖庭之一,被称为“江北第一道观”。
2. 建筑布局
太虚宫的建筑遵循道教传统格局,以南北中轴线为核心,依次排列着山门、灵宫殿、钟鼓楼、玉皇殿、四御殿、三清殿等主体建筑,两侧辅以配殿、执事房、客堂等附属设施。其中,三清殿是宫内最宏伟的建筑,供奉着元始天尊、灵宝天尊、道德天尊(老子),殿内雕梁画栋,气势庄严;灵宫殿则供奉着道教护法神王灵官,其神像威严,手持金鞭,寓意驱邪避凶。
3. 现状与活动
如今的太虚宫既是旅游景点,也是宗教活动场所。每日清晨,道众会举行“晨钟暮鼓”仪式,钟声悠扬,鼓声浑厚,吸引着周边居民前来祈福。每年正月十九的燕九节庙会,是太虚宫最热闹的日子:宫内香火鼎盛,信徒们焚香拜神,求签问卜;宫外则有舞龙、舞狮、杂耍等民俗表演,还有各种小吃摊位,场面十分热闹。此外,太虚宫还定期举办道教文化讲座、养生课程等活动,传承道教文化。
四、栖霞区著名道士——甘盛荣
在栖霞区的道教史上,甘盛荣是一位值得铭记的人物。他不仅是虔诚的道士,更是一位抗日英雄。
甘盛荣(1878—1943),出生于栖霞区尧化村甘家边,青年时在南京二郎庙出家,法号“清云”。因身材瘦小,常穿道服,梳着小辫子,村民们亲切地称他为“甘小辫子”。甘盛荣精通武术,擅长使用铁棍,平时以采药、治病为生,深受村民爱戴。
1937年南京沦陷后,甘盛荣目睹日军的暴行,毅然加入抗日队伍。他利用道士的身份作掩护,深入日军据点侦查情报,还多次带领村民转移到安全地带。1943年,甘盛荣在一次掩护村民撤退时,被日军包围。他手持铁棍与日军展开搏斗,终因寡不敌众壮烈牺牲,年仅65岁。
甘盛荣牺牲后,村民们为他修建了衣冠冢,位于尧化村旁的山坡上。每年清明,村民们都会前往扫墓,缅怀这位“抗日道士”。他的事迹被收录进《南京抗日志》,成为栖霞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素材。
五、栖霞区道教的现状与民俗活动
1. 现状
目前,栖霞区的道教活动主要集中在太虚宫。除了日常的宗教仪式,太虚宫还与南京道教协会合作,开展道教文化研究、公益慈善等活动。此外,栖霞区政府也加大了对道教文化的保护力度,将太虚宫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,推动道教文化与旅游产业结合,促进其传承与发展。
2. 民俗活动
– **燕九节庙会**: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燕九节庙会是栖霞区最具特色的道教民俗活动。每年正月十九,来自周边的信徒和游客齐聚太虚宫,焚香拜神,祈求平安。庙会期间,还有舞龙、舞狮、踩高跷等传统表演,以及卖糖画、吹糖人等小吃摊位,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。
– **春节祈福**:每年春节,太虚宫都会举办“新春祈福法会”,道众们会念诵经文,焚烧香纸,为信众祈求新年吉祥。许多村民会带着孩子前来,求“平安符”“学业符”,希望新的一年顺顺利利。
– **道教养生**:太虚宫还传承了道教的养生文化,定期举办太极拳、八段锦等养生课程,教授道教的呼吸法、导引术等,吸引了众多中老年人参与。
六、结语
栖霞区的道教文化,从金元时期的起源,到明清时期的鼎盛,再到近代的衰落与复兴,经历了千年的风雨沧桑。如今,随着太虚宫的修复和燕九节庙会的恢复,道教文化正以新的形式融入现代生活。它不仅是宗教信仰的载体,更是栖霞区历史与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,见证了栖霞的发展与变迁。
正如太虚宫的对联所写:“道通天地有形外,德化人间无形中。”道教文化中的“道法自然”“厚德载物”等理念,依然对当今社会有着积极的启示意义。相信在未来,栖霞区的道教文化将继续传承下去,为当地的文化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。
【原创不易】转载交流请联系玄门之光
参考资料
[1] 携程攻略. 栖霞太虚宫游玩攻略[Z]. 2023.
[2] 大小新闻.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:栖霞太虚宫燕九节庙会[Z]. 2021.
[3] 腾讯网. 一人一猴杀敌寇!抗日道士甘盛荣的传奇故事[Z]. 2021.
[4] 搜狐网. 南京城曾有这样一位道士,一根铁棍血战日寇[Z]. 2020.
[5] 网易手机网. 孙权最尊重的道士叔侄登场,洞玄观玄武几百年后被张三丰借走不还[Z]. 2022.
[6] 新华网. 千年洞玄观有望重建,考古发现南唐遗存[Z]. 2021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