页眉

绍兴市越城区道教

封面图

绍兴市越城区,地处浙江省中北部,会稽山北麓,是绍兴市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。这里既是越国古都“会稽”的核心区域,也是江南水乡文化的重要载体。在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上,道教文化如同一条隐秘的脉络,贯穿于越地的山水、民俗与人文之中。从远古黄帝时期的“候神馆”,到晋代葛氏祖孙的炼丹修行,再到唐代“第十洞天”的龙瑞宫兴盛,越城区的道教文化始终与自然山水相融合,与民间信仰相渗透,成为越地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本文将从历史演变、主要道观、著名道士及当代现状等方面,全面梳理绍兴市越城区的道教文化脉络。

图片1

二、越城区道教的历史演变

越城区道教的起源可追溯至远古时期。据《道书》记载,“黄帝时尝建候神馆于此”(抖音百科,《龙瑞宫(位于浙江省绍兴市的道观)-百科》),说明早在黄帝时期,越地就已有道教祭祀活动的雏形。春秋战国时期,越国先民崇拜自然神(如山川、河流、日月),这种原始信仰为道教的传入奠定了基础。

汉代是道教形成的关键时期,越城区作为江南重要的文化区域,受到黄老思想的影响。东汉末年,上虞籍炼丹方士魏伯阳撰写《周易参同契》,系统论述道教炼丹术,被后世誉为“万古丹王”(道客巴巴,《绍兴地方志之宗教篇》)。此书的出现,标志着道教丹道理论在越地的初步成熟。

晋代是越城区道教发展的高峰期。葛玄(字孝先)、葛洪(字稚川)祖孙二人先后在越地修行,成为越地道教的重要代表。葛玄曾在越城区富盛镇的诸葛仙山修炼,留下“葛仙丹井”“求雨龙池”等遗迹(携程攻略,《诸葛仙山-绍兴诸葛仙山|山不在高 有仙则名》)。其侄孙葛洪继承衣钵,在会稽山一带采集药材、炼制丹药,并撰写《抱朴子》一书,将道教神仙思想与丹道实践相结合,对后世道教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
唐代,越城区道教迎来鼎盛。龙瑞宫的建立是这一时期的重要标志。龙瑞宫位于会稽山东南宛委山景区,是道家“第十洞天”(阳明洞)的核心区域(抖音百科,《龙瑞宫(位于浙江省绍兴市的道观)-百科》)。唐神龙元年(705年),朝廷下诏扩建龙瑞宫,使其成为越中道教圣地。当时的龙瑞宫规模宏大,有“昊天殿”“三清殿”等建筑,吸引了众多道士前来修行。

宋代以后,越城区道教逐渐融入民间信仰。随着佛教的兴盛,道教与佛教、儒家文化相互融合,形成了“三教合一”的特色。例如,诸葛仙山的道观中,既有道教的神仙塑像,也有佛教的菩萨像,体现了越地文化的包容性。

明清时期,越城区道教保持稳定发展。虽然受战乱影响,部分道观遭到破坏,但民间道教活动依然活跃,如祭祀土地神、财神、灶神等,这些活动至今仍在越地民间流传。

三、越城区主要道教宫观

(一)龙瑞宫

龙瑞宫是越城区最著名的道教宫观,位于宛委山景区,是“第十洞天”(阳明洞)与“第十七福地”(若耶溪)的双栖处(抖音百科,《龙瑞宫(位于浙江省绍兴市的道观)-百科》)。其历史可追溯至黄帝时期的“候神馆”,唐代扩建后成为越中道教中心。

龙瑞宫的建筑风格具有典型的唐代道教特色,布局严谨,气势恢宏。主要建筑有昊天殿、三清殿、玉皇阁等,其中昊天殿是龙瑞宫的核心建筑,供奉着玉皇大帝塑像。殿内的壁画描绘了道教神仙的故事,色彩鲜艳,线条流畅,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。

龙瑞宫的遗迹丰富,除了建筑外,还有“飞来石”“禹穴”等自然景观。“飞来石”位于阳明洞外,据北宋《越州图经》记载,“阳明洞外飞来石下,为禹穴”(手机新浪网,《别有“洞天”,绍兴有五处,你知道吗?!》),传说大禹曾在此治理水患。这些遗迹不仅是道教文化的载体,也是越地历史的见证。

(二)诸葛仙山道观

诸葛仙山位于越城区富盛镇,海拔572米,是绍兴第三高峰(携程攻略,《诸葛仙山-绍兴诸葛仙山|山不在高 有仙则名》)。相传晋代葛玄、葛洪祖孙二人曾在此修炼,因此得名“诸葛仙山”。

诸葛仙山的道观始建于晋代,历经多次修缮,现存建筑主要有葛仙祠、三清殿等。葛仙祠供奉着葛玄、葛洪的塑像,祠内保存着“葛仙丹井”“求雨龙池”等遗迹。“葛仙丹井”是葛玄当年炼丹时所用的水井,井水清澈甘甜,至今仍可饮用;“求雨龙池”位于山顶,传说葛玄曾在此祈雨,每次都能应验。

诸葛仙山的自然景观也十分优美,山上古木参天,泉水潺潺,是道教“天人合一”思想的体现。每年农历正月初一,许多信徒前来烧香祈福,场面十分热闹。

四、越城区著名道士

(一)葛玄(164-244年)

葛玄,字孝先,号葛仙翁,三国时期吴国道士,是道教灵宝派的创始人之一。他早年在洛阳师从左慈,学习炼丹术和道术,后回到越地,在诸葛仙山修炼。

葛玄在越地的主要贡献是推广道教炼丹术。他在诸葛仙山炼制“九转金丹”,并撰写《葛仙翁肘后备急方》,记载了许多民间药方,对中国医学的发展有一定贡献。此外,他还在越地传播道教教义,吸引了众多信徒,为越地道教的发展奠定了基础。

(二)葛洪(283-363年)

葛洪,字稚川,号抱朴子,东晋时期著名道士、医学家、文学家,是葛玄的侄孙。他继承了葛玄的炼丹术,在会稽山一带采集药材、炼制丹药,并撰写《抱朴子》一书。

《抱朴子》分为内篇和外篇,内篇主要论述道教神仙思想和丹道实践,外篇则涉及政治、伦理等方面。其中,内篇《金丹》《仙药》等章节,系统总结了汉代以来的炼丹经验,是道教丹道理论的重要经典。葛洪的思想对后世道教影响深远,被尊为“小仙翁”。

(三)孔云鹏(当代)

孔云鹏是绍兴市道教协会会长,当代越地道教的重要代表。他致力于道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,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。例如,2018年,他得知越城区某村民因事故受伤后,第一时间筹集善款6000余元,慰问受灾村民(中国网客户端,《绍兴市道教协会慰问受灾村民并开展春季安全检查》);2018年,他带领弟子及社会善信,赴诸暨访慰中国远征军战士陈仲瑜老人,纪念抗战胜利七十三周年(搜狐网,《绍兴市道教协会开展纪念抗战胜利七十三周年活动》)。

孔云鹏的工作,不仅推动了越城区道教的当代发展,也增强了道教与社会的联系,使道教文化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。

五、越城区道教的当代现状

(一)道教协会的成立与活动

2016年,绍兴市道教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,标志着越城区道教进入了规范化发展的新阶段(mzw.zj.gov.cn,《省民宗委倪忠扬副主任应邀参加绍兴市道教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》)。协会成立后,积极开展各项活动,如道教文化讲座、公益慈善活动、道观安全检查等,推动了道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。

(二)道观的重建与保护

近年来,越城区政府重视道教文化的保护与传承,启动了龙瑞宫的重建计划。2016年,绍兴市民宗局组织专家学者召开座谈会,商讨易地重建龙瑞宫事宜(光明网,《浙江绍兴组织专家学者商讨重建龙瑞宫工作》)。重建后的龙瑞宫将恢复唐代的建筑风格,成为越城区道教文化的重要展示基地。

(三)当代道教活动

越城区的当代道教活动主要包括日常修行、法事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。道士们每天清晨进行早课,诵读《道德经》《灵宝经》等经典;法事活动主要有祈福、超度、斋醮等,符合道教的传统礼仪;社会公益活动则包括慰问老人、帮助困难家庭、参与环保活动等,体现了道教“济世度人”的思想。

此外,越城区的道教活动也融入了现代元素,如利用网络平台宣传道教文化,举办道教文化节等,吸引了更多年轻人的关注。

图片2

六、结语

绍兴市越城区的道教文化,历经千年演变,始终与越地的自然山水、历史人文相融合,成为越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从黄帝时期的“候神馆”到唐代的龙瑞宫,从葛玄、葛洪的炼丹修行到当代道教协会的活动,越城区的道教文化始终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。

在当代社会,越城区道教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。一方面,政府的重视与社会的关注为道教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有利条件;另一方面,现代化进程也对道教文化的传统形式产生了一定影响。因此,我们需要在保护传统的基础上,创新道教文化的传播方式,使道教文化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,为越地文化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。

越城区的道教文化,如同会稽山的泉水,源远流长;如同宛委山的云雾,神秘而美丽。它不仅是越地历史的见证,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让我们一起走进越城区的道教世界,感受其独特的魅力,传承其悠久的文化。

 


 

【原创不易】转载交流请联系玄门之光

参考资料

1. 抖音百科. 龙瑞宫(位于浙江省绍兴市的道观)-百科[Z].

2. 携程攻略. 诸葛仙山-绍兴诸葛仙山|山不在高 有仙则名[Z].

3. 道客巴巴. 绍兴地方志之宗教篇[Z].

4. 手机新浪网. 别有“洞天”,绍兴有五处,你知道吗?![Z].

5. mzw.zj.gov.cn. 省民宗委倪忠扬副主任应邀参加绍兴市道教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[Z].

6. 中国网客户端. 绍兴市道教协会慰问受灾村民并开展春季安全检查[Z].

7. 搜狐网. 绍兴市道教协会开展纪念抗战胜利七十三周年活动[Z].

8. 光明网. 浙江绍兴组织专家学者商讨重建龙瑞宫工作[Z].


玄门之光是一个非营利性的精神群落。
在这个利益至上的当下,
我们关注思想、文化以及修行……
我们沉溺在片刻欢愉的牢笼,
而精神应当栖息在思维的树梢。
多希望能有这么一块沃土,
让大脑能够吸饱养分。

标签

传统哲学 佛教 儒释道 历史传承 历史文化 历史演变 天人合一 文化传承 文化特色 暴雨 王阳明心学 精神内耗 致良知 道家 道教 道教历史 道教宫观 道教文化 道观 顺应自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