页眉

南通市通州区道教

#南通市通州区道观 #南通市通州区修行 #南通市通州区道士 #南通市通州区道教


封面图

南通市通州区地处长江入海口北岸,是南通主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,历史上曾属通州(南通古称)辖区,文化底蕴深厚。道教作为中国本土宗教,在通州区的传播已有千年之久,其与当地民俗、地理环境相融合,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道教文化体系。本文将从历史演变、主要道观、代表道士及特色传承等方面,对通州区道教进行系统介绍。

二、历史演变:千年传承与融合

通州区道教的历史可追溯至北宋时期,据《南通历史概况》(沈凤岐道长撰)记载,南通道教传自北宋全真道龙门宗,而更早的唐代大中年间(847—860),茅山派道士已从扬州来通弘道,为道教在本地的发展奠定了基础。作为南通的核心区域,通州区的道教发展与南通整体脉络一致,同时因地理位置(长江入海口)的特殊性,逐渐形成了“兼容并蓄、务实亲民”的特点。

明清时期,通州区道教进一步融入民间生活,道观数量增多,如始建于宋真宗年间的排河观(位于今通州区东部),便是当时道教活动的重要场所。近代以来,虽历经战乱,但道教在通州区的传承并未中断,改革开放后,随着宗教政策的落实,部分道观得以重建或修复,道教活动逐渐恢复生机。

图片1

三、主要道观:千年古观与当代传承

(一)排河观

排河观是通州区最具代表性的千年道观,据抖音百科记载,其始建于宋真宗年间(997—1022),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,是南通东部地区为数不多的古代道教遗迹。该观原位于通州区某河道旁(“排河”因河道得名),后因历史原因损毁,2006年经南通市民宗局批复(通民宗【2006】89号),在原址附近由当地信众集资重建。

重建后的排河观保留了宋代建筑风格,主要建筑有山门、正殿、偏殿等,供奉太上老君、玉皇大帝、文昌帝君等道教神灵。观内香火旺盛,每年农历正月初九(玉皇大帝圣诞)和二月十五(太上老君圣诞)都会举办盛大的庙会,吸引周边信众前来祈福。

(二)通明宫

通明宫位于通州区平潮镇老墩村,据360个人图书馆2014年资料记载,其为南通市依法登记的道教活动场所之一。该宫始建于明代,原名“通明庙”,清代曾扩建,后因年久失修损毁,20世纪90年代重建。

通明宫主要供奉真武大帝(玄天上帝),是通州区道教徒举行真武圣诞(农历三月初三)、冬至祭典等活动的重要场所。宫内存有清代石碑一块,记载了其历史沿革,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。

(三)泰山阁

泰山阁位于通州区城区,据神策网资料记载,其为当地知名道教宫观,供奉泰山神君(东岳大帝)。该阁始建于清代,原为民间祭祀场所,后逐渐发展为道教宫观。泰山阁的建筑风格融合了江南园林与道教建筑特色,园内绿树成荫,环境清幽。

泰山神君是道教中的重要神灵,主管人间生死、富贵贫贱,因此泰山阁成为通州区信众祈福、求寿、消灾的热门场所。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(泰山神君圣诞),阁内都会举办大型法会,吸引众多信众参与。

四、代表道士:传承与创新并重

(一)慈慧道长(齐大师)

慈慧道长是通州区道教界的代表人物,为道教正一派弟子,在江西龙虎山接受传度并奏职,获“正一法师”称号。据列表网资料记载,其先后拜师学习汉山道人密宗派道法、元皇派道法、华光派道法、圆光派道法及龙法等多种道教法术,擅长祈福、驱邪、治病、取名等事务,在当地信众中具有较高威望。

慈慧道长注重道教文化的传承与创新,不仅积极参与南通道教协会组织的玄门讲经活动,还通过网络平台(如微信、抖音)宣传道教知识,吸引年轻一代了解道教文化。

(二)排河观主持

排河观的主持是通州区道教界的另一位重要人物,其致力于恢复排河观的历史风貌,推动道教活动的规范化。在其带领下,排河观不仅完成了重建工作,还开展了一系列公益活动,如慰问孤寡老人、资助贫困学生等,将道教“慈悲为怀”的理念融入社会实践。

五、特色文化:民俗与道教的融合

通州区道教文化的特色在于与当地民俗的深度融合,形成了“道教仪式+民间习俗”的独特模式。例如:

  • 春节祭祀:每年春节,通州区许多家庭都会在家中供奉道教神灵(如太上老君、玉皇大帝),并前往道观烧香祈福,祈求新的一年平安顺利。
  • 婚礼仪式:部分通州区家庭的婚礼仪式中,会邀请道士主持“合婚”仪式,通过占卜、念咒等方式祝福新人婚姻美满。
  • 庙会活动:如排河观的庙会,不仅有道教法会,还融合了民间杂技、戏曲表演、小吃摊位等元素,成为通州区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。

此外,通州区道教协会积极推动道教文化的现代化传播,如举办玄门书画展、道教文化讲座等活动,将道教文化与书法、绘画、音乐等艺术形式相结合,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。

图片2

六、结语

南通市通州区道教历经千年传承,形成了“历史悠久、道观众多、道士辈出、特色鲜明”的文化体系。从千年古观排河观到当代的泰山阁,从传统的法会仪式到现代的网络宣传,通州区道教始终在传承中创新,在创新中发展。

作为中国本土宗教,道教在通州区的发展不仅丰富了当地的文化内涵,还为信众提供了精神寄托。未来,随着社会的发展,通州区道教将继续发挥其“慈悲、包容、务实”的特点,为推动当地文化建设、促进社会和谐作出贡献。

 


 

参考资料

[1] 沈凤岐. 南通历史概况[M]. 内部资料, 1968.

[2] 抖音百科. 排河观[EB/OL]. 2023.

[3] 列表网. 南通通州当地较靠谱大师慈慧道长[EB/OL]. 2023.

[4] 360个人图书馆. 南通市依法登记的道教活动场所基本信息[EB/OL]. 2014.

[5] 神策网. 南通算命准的地方(南通算命准的地方在哪里)[EB/OL]. 2023.

[6] 南通道教协会. 前进中的南通道教[J]. 道客巴巴, 2023.

 


 

【原创不易】转载交流请联系玄门之光


玄门之光是一个非营利性的精神群落。
在这个利益至上的当下,
我们关注思想、文化以及修行……
我们沉溺在片刻欢愉的牢笼,
而精神应当栖息在思维的树梢。
多希望能有这么一块沃土,
让大脑能够吸饱养分。

标签

传统哲学 传统文化 传统智慧 佛教 佛道国学 历史传承 历史文化 历史演变 天人合一 文化传承 文化特色 王阳明心学 现代心理学 精神内耗 致良知 道教 道教历史 道教宫观 道教文化 道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