页眉

徐州市云龙区道教

#徐州市云龙区道观 #徐州市云龙区修行 #徐州市云龙区道士 #徐州市云龙区道教


咱们徐州是座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,道教文化在这里扎下了深深的根。尤其是云龙区,作为徐州的核心城区之一,不仅有云龙山、云龙湖这样的自然胜景,更藏着不少道教文化的瑰宝。今天咱们就聊聊云龙区的道教——那些散落在山水间的道观、流传千年的故事,还有融入当地人生活的道教印记。

一、云龙区的道教“打卡地”:从云龙寺到彭祖祠

提到云龙区的道教场所,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云龙寺。别误会,虽然名字里带“寺”,但它可是徐州出了名的“道佛共融”之地。位于云龙区的云龙寺,始建于唐代,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。寺里不仅供奉着释迦牟尼佛,还摆着玉皇大帝、太上老君的神像,这种“佛道一家”的格局,在全国都不多见。据说过去每逢初一十五,既有佛教信徒来烧香,也有道教徒来拜老君,热闹得很。

除了云龙寺,云龙观也是云龙区的道教“老招牌”。它坐落在云龙山脚下,依山而建,错落有致。据《徐州府志》记载,云龙观始建于唐代,历经宋、元、明、清多次修缮,现在还保留着古朴的建筑风格:朱红的大门、青瓦的屋顶、雕着云纹的梁柱,每一处都透着岁月的痕迹。观里有道士居住,平时会做一些法事活动,比如祈福、超度,附近的老百姓有个头疼脑热,也会来这里求个平安符。

还有彭祖祠,虽然它不算严格意义上的道观,但却是云龙区道教文化的“精神地标”。彭祖是道教中的“长寿神仙”,传说他活了八百岁,擅长养生之术。位于云龙湖旁的彭祖祠,始建于东晋,已有1600年历史。祠里供奉着彭祖的塑像,旁边还刻着他的“养生秘诀”:“食饮有节,起居有常,不妄作劳”。每到重阳节,这里都会举办“彭祖养生文化节”,不少老人来这里学养生功,年轻人来沾沾“长寿气”,道教的养生理念就这样融入了普通人的生活。

二、云龙区道教的“前世今生”:从唐代到今天的演变

云龙区的道教历史,可以追溯到唐代。那时候徐州是南北交通的要冲,经济繁荣,道教也跟着兴盛起来。唐代统治者推崇道教(因为李唐皇室自称是老子的后代),所以徐州建了不少道观,云龙观就是那时候的产物。

到了宋代,云龙区的道教更热闹了。据说当时云龙山脚下有个“道教庙会”,每年三月初三,来自周边州县的道士都会聚集在这里,做法事、演道戏,老百姓也来凑热闹,卖小吃的、卖玩具的,挤得水泄不通。《东京梦华录》里就提到过“徐州云龙庙会,士女云集,道乐喧天”,可见当时的盛况。

明清时期,云龙区的道教进入了“稳定发展期”。这时候云龙寺、云龙观都进行了大规模修缮,规模越来越大。比如云龙观,明清时期加建了三清殿、玉皇阁,成为徐州地区重要的道教活动中心。那时候观里的道士不仅要修行,还要给老百姓看病、算卦,甚至帮着调解纠纷,成了当地的“社区调解员”。

近代以来,云龙区的道教经历了一些波折,但始终没有断根。新中国成立后,政府对道观进行了保护和修复,比如云龙观在20世纪80年代被列为徐州市文物保护单位,近年来又进行了全面修缮。现在的云龙观,不仅是道教徒的修行场所,还是游客了解道教文化的好去处,每年都有不少外地人来这里参观。

三、云龙区道教的“特色标签”:山水里的道教智慧

云龙区的道教,最大的特色就是“与山水融合”。无论是云龙寺还是云龙观,都建在山脚下、湖水边,仿佛天生就该藏在这青山绿水中。比如云龙观,背靠云龙山,面对云龙湖,站在观门口就能看到湖水波光粼粼,山上绿树成荫,这种“天人合一”的布局,正好符合道教“道法自然”的理念。

还有彭祖祠,坐落在云龙湖的小岛上,四周环水,像个“水上仙阁”。传说彭祖当年就是在云龙湖边修炼养生的,所以彭祖祠建在这里,既是对历史的纪念,也是对道教“顺应自然”思想的诠释。现在的彭祖祠,不仅是个景点,还是徐州“养生文化”的象征,不少人来这里学打太极、练气功,感受道教的养生智慧。

四、云龙区的“道教生活”:藏在烟火里的信仰

在云龙区,道教不是高高在上的“宗教”,而是融入老百姓生活的“日常”。比如每逢春节,家家户户都会贴“门神”——秦琼和尉迟恭,这两位可是道教里的“护法神”;再比如结婚的时候,要贴“喜神”,求个吉祥如意;甚至连小孩生病,有的老人都会去道观里求个“平安符”,虽然不一定有用,但这份心意里藏着对美好生活的期待。

还有云龙区的“庙会”,比如每年农历三月初三的“云龙山庙会”,那可是徐州的“传统节日”。庙会上有卖小吃的、卖玩具的,还有耍杂技的,最热闹的就是“道教法会”:道士们穿着道袍,敲着锣鼓,念着经文,周围围满了观众,有的跟着念,有的烧香祈福,整个庙会充满了烟火气和信仰的味道。

五、结语:云龙区的道教,是历史也是生活

云龙区的道教,不像武当山、龙虎山那样有名,但它藏在徐州的山水里,藏在老百姓的生活里,藏在千年的历史里。它是唐代的云龙观,是宋代的庙会,是明清的修缮,是今天的“养生文化节”;它是玉皇大帝的神像,是彭祖的养生秘诀,是老百姓贴的门神,是庙会上的烟火气。

对于云龙区的人来说,道教不是“外来的宗教”,而是“自己的文化”。它像云龙山的绿树,像云龙湖的湖水,像徐州的方言,像妈妈做的饭,是刻在骨子里的东西。也许有一天,你来到云龙区,会在云龙山脚下遇到一个卖平安符的老人,会在云龙湖旁看到一群打太极的老人,会在彭祖祠里听到关于长寿的故事——这就是云龙区的道教,简单、真实、充满生命力。

 


 

【原创不易】转载交流请联系玄门之光

参考资料

1. 易八字测算网. 徐州有名的道观 徐州道教道场[EB/OL].

2. 易八字测算网. 徐州做法事的道观叫什么寺庙名字(徐州哪个道观有道士)[EB/OL].

3. 易八字测算网. 徐州哪个道观有道士 – 易八字测算网[EB/OL].

4. 易八字测算网. 徐州道士(徐州市区道观在哪儿) – 易八字测算网[EB/OL].

5. 乌拉屈网. 探寻徐州道观究竟位于何处[EB/OL].


玄门之光是一个非营利性的精神群落。
在这个利益至上的当下,
我们关注思想、文化以及修行……
我们沉溺在片刻欢愉的牢笼,
而精神应当栖息在思维的树梢。
多希望能有这么一块沃土,
让大脑能够吸饱养分。

标签

传统哲学 传统文化 传统智慧 佛教 佛道国学 修行 历史传承 历史文化 历史演变 天人合一 文化传承 文化特色 现代心理学 精神内耗 致良知 道教 道教历史 道教宫观 道教文化 道观